无人驾驶,何时迎来重大转折?

近年来,中国各大城市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了激烈的商用竞赛。继多个城市运行无人驾驶出租车后,深圳预计7月底将开通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。这一动态引发了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,人们纷纷探讨中国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阶段、商业化落地的挑战,以及实现“驾驶乌托邦”所需的努力。



“端到端”的突破

伴随着百度旗下Robotaxi“萝卜快跑”的出圈,今年被视为无人驾驶的“爆发之年”。这一关注度的提升并非偶然,而是伴随着技术演进的必然结果。特别是自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以来,具有通用性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,间接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迭代升级。

特斯拉是“端到端”自动驾驶技术的先驱,他们摒弃了依赖高精地图和V2X技术的传统路径,致力于开发能够让车辆像人一样“思考”的自动驾驶系统。这种“端到端”模型使车辆的摄像头能够像人眼一样观察并处理路况,是特斯拉的一个“终极设想”。

如今,随着智能驾驶算法的提升,“端到端”模型仅需普通导航地图即可实现安全高效的全域智能驾驶。这一模型的架构类似于人类大脑,拥有自主学习、思考和分析的能力。通过海量脱敏数据的训练,它能够处理更多复杂路况,变得越来越智能。

微信图片_20240724144456.png




3832亿元的大市场

目前,中国无人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。据预测,2023年中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约为3301亿元,同比增长14.1%,预计2024年将达到3832亿元。

在商业化应用方面,中国L2级辅助驾驶已实现大规模商用,成为多个车型的标配;L3级自动驾驶进入准商业化阶段;L4级无人驾驶示范规模持续扩大,特别是低速无人驾驶的规模商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支持。

尽管无人驾驶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,但其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诸多挑战。其中,安全性是最主要的考验。由于驾驶涉及无数碎片化的复杂场景,无法绝对保证每个场景的安全。因此,需要更多依赖技术迭代来提供更成熟的方案。

此外,智能驾驶系统在某些复杂路况下的决断仍显“保守”,倾向于选择安全路线,这可能导致行驶时间延长。因此,需要先普及“人车共驾”的智能驾驶,收集大量真实行驶数据来迭代“端到端”模型,使智能驾驶系统能够意会人类的出行“潜台词”,并预判人类的出行动作。

在政策法规方面,我国尚未实现国家立法,虽然已有一些地方性法规施行或正在起草中,但整体还不够完善。社会大众对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疑虑,这需要整个生态圈的力量去解决。



何时迎来重大转折?

展望未来,无人驾驶出租车从限定封闭道路走向城市开放道路,将加快自动驾驶企业的商业化步伐。中国工信部等五部门已经公布国家首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名单,20个城市及联合体入选。接下来,各试点将结合城市特点和场景痛点,构建具有明显应用价值的针对性应用试点项目,并形成商业闭环。

其中,低速无人驾驶有望在2025年迎来规模商用的重大转折点。然而,短时间内的产业预测往往与最终历史进程不一致。因此,尽管“端到端”技术被业内看好,但并不一定能够最终实现其所描述的目标。它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。

朝着“无人驾驶”迈进的过程中,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是从低级别智能驾驶过渡到高级别无人驾驶。例如先落地自动泊车和辅助驾驶功能;在一些特定的半封闭场景如矿山和港口落地自动运输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我们仍处于“人车共驾”阶段,但车辆的参与度会越来越高,人的作用逐渐降低,最终达到车辆100%自主驾驶的目标。